很多准妈妈在发现怀孕后,总害怕自己一个小疏忽害了宝宝。
有个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
吃了药才发现怀孕,孩子还能不能要?
这类问题,基本位居孕育线上问诊平台的top3,类似的情况还有:拍了CT、打了疫苗、用了紧急避孕药、喝了酒等。
确实,在我们整个怀孕人群中,意外怀孕的比例就高达到30%,其中就有不少人吃过药。
今天喜妈就来好好和大家讲讲,服药之后发现怀孕怎么办?宝宝还能不能留?
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在妈妈身体里发育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早期、胚胎期、胎儿期。
这三个阶段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
1.胚胎早期,没流产就说明没影响
末次月经后14~28天,即妊娠0-2周。
在这个时期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
只要没有发生胎停育,就不用担心宝宝的健康。
2.胚胎期,对药物敏感可能致畸
末次月经后29天~70天,即妊娠3-8周。
这个时期属胎儿器官分化时期,如中枢神经系统(脑)、循环系统(心脏)、感觉系统(眼、耳)、肌肉骨骼系统(四肢)等。
在这个时期,胚胎对药物最敏感,易发生严重畸形。
3.胎儿期,可能影响生长和身体功能
妊娠9-38周(孕第11-40周)。
这个时期属于宝宝身体功能的成熟期,胎儿已经成型,外界因素轻易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可能会影响精神发育和生殖功能。
如果准妈妈月经比较规律,28天一个周期,那么整个周期的第14天是排卵受精日。
从末次月经开始算,不敏感期(末次月经的第14-28天)、敏感期(末次月经的第5-10周)或低敏感期(末次月经的第11-40周)。
算算日子,咱们就应该心里有数了。
姐妹们别紧张,并不是所有药物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以下是已证实对人类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致畸性,会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靶点,咱们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咨询与作出决定之前,需要去搞清楚药物的种类,并查询相应的药物说明书和文献。
大家最常用的孕期用药咨询的依据是美国FDA对孕期和哺乳期用药的分类方法。
根据药品安全性,FDA要求将药物分为A、B、C、D和X五类。
A类和B类药物孕妇可以用,C类和D类药物要权衡益处大于危害时方可使用,X类对孕妇和准备妊娠的妇女均为禁用。
虽然目前改革后已经不再使用这个系统分类,而是建议医生仔细去了解这个药物。
但对于非医学背景的准妈妈们而言,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P.S:FDA分级可通过https://www.drugs.com查询)
但要注意的是,孕妇能不能用某个药,临床上是不可能拿孕妇来做实验的,实验是用怀孕动物来做的,而且做实验的时候药物的剂量是常用药物剂量的10倍以上。
因此孕初期无论用过什么药物,如果吃得剂量不多,胎儿也没有流产迹象,不要轻易放弃这个小生命。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风险,不要擅自做主。
偶尔少量的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要看服药的持续时间长度和服药的剂量。
药物说明书或者文献中提到的服药和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长期大量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当然,不能排除个别情况下个别药物在少量服用情况下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所有的出生缺陷中,只有1%是和孕期用药相关,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即使是用了药物,也只是某种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增加,增加的概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事实上,严重先天出生缺陷的本底风险是2-4%。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吃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客观的概率悬在头上。
不管是吃药、拍片、喝酒、打疫苗、服用紧急避孕药等等,我们都不用过于担心,人类幼崽是非常强大的!
否则,过于焦虑也会影响胎儿发育,可能比上述风险更大。
当我们有疑惑的时候,最好咨询有经验的、负责任的、靠谱的、专业的医生,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就轻易就让你把孩子打掉的医生往往是不靠谱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