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在肚子里待到足月再出来,而孕妈妈们普遍的认知是37周。
认为宝宝只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上37周,就是达到足月的标准了,而37周还是39周以后生都没什么区别,如果能提前卸货简直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把37周以前出生的婴儿定义为早产儿,但并不意味着宝宝满了37周以后出生就是最好的。
一直以来,全世界的孕妈妈都被告知胎龄37周-42周之间出身的新生儿属于正常的足月儿。
但在2016年,《美国妇产科杂志》发布了一篇报道,认为出生于39周-41周之间的新生儿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足月儿。
这一报道,也同时得到了美国妇产科医生协会与母胎医学学会的认可。
研究表明,37周-42周之间出生的婴儿情况并不一致,39周前出生的婴儿在发育程度上略微落后,主要体现在呼吸、听力与未来的学习能力上。
主要原因在于新生儿约1/3的脑部发育是在35-39周之间完成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除了通过试管婴儿也就是体外受精(IVF)的方式来怀孕,我们很难知道胎儿的准确周数,所以很有可能发生实际上胎儿并未发育满37周的情况。
早期足月儿(37-38周)出现的不良后果包括:
这组数据来自美国布法罗大学对全市的调查,可以看出39周以上出生的婴儿,在各种问题出现的概率上都要低于37-38周出生的婴儿。
虽然我国普遍现在还沿用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将37周以后的婴儿定义为足月儿,但是作为准妈妈最好不要忽略这2周可能给宝宝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一部分的孕妈们会处于各种各样为宝宝好的目的,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进行所谓的「择时剖腹产」。
先不说良辰吉日对宝宝的帮助有多大,仅就刚满37周就选择剖腹产,对宝宝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与其盲目追求宝宝以后的大富大贵,不如竭尽全力的让宝宝更加健康的出生,把看得见的美好抓在自己的手里。
还有一些姐妹们因为受不了孕晚期的身体的难受,而希望能尽快在足月后卸货,早点解脱。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喜妈的建议都是,除非是由于一些医学上的原因,否则并不建议孕妈妈们通过任何手段在宝宝37周左右就进行剖腹产和催产等。
虽然,刚出生的早期足月儿和足月婴儿有些许差别,但孕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这些差异并非不可改变,通过母乳喂养、规律作息、早早教训练等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影响。
因为宝宝的成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肢体动作、精细动作、视觉、听觉、嗅觉从感官体验很快就可以建立和培养起来。
多喜娃月嫂从月子里就会对宝宝进行早早教,促进婴儿的智力开发。这也是多喜娃月子服务里月嫂工作的重要环节。
·大动作训练:通过抚触和被动操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
·精细动作训练:训练宝宝手的灵活性、抓握能力;
·视觉训练:0-3个月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可以进行黑白卡、红球追视训练;
·听觉训练:可以通过日常对话,或者小沙锤在宝宝的左右两侧轻轻晃动,促进听力发展;
·触觉发展:多做手指活动操,帮助宝宝打开紧握的小拳头,让手指更灵活。
早生不好,晚生危害更大。
有的孕妈妈听说「娘胎一日抵十天」,就认为宝宝在肚子里能拖一天是一天,即便过了预产期也不当一回事。
但如果当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还没分娩的话,便称为过期妊娠,需及时采取医学措施,孕妈们千万要注意!
因为过期妊娠,胎盘老化,供应给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胎儿无法继续生长,严重时胎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过期妊娠的胎儿头骨变硬,胎头不易塑形,不易通过母体狭窄曲折的产道。同时,过期妊娠的胎儿长得较大,羊水量较少,也对分娩不利,容易造成难产。
但孕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如果过了预产期还没分娩,并不一定会发生过期妊娠。
我们和产前最后一个月一样,保持每周产检一次的频率。
同时,孕妈妈们要注意避免一个人独处、出远门,并随时注意胎动和产兆,如果感觉胎动有明显减少,尽快去医院检查。
医生会通过人工破膜、催产、甚至剖宫产等人为干预措施,避免过期妊娠造成的不良结果的产生。
总之,能够足月出生的胎儿,大家还是选择自然待产比较好,把选择权交给宝宝。
千万不要为了黄道吉日或尽早卸货就让宝宝提前出生,也不要刻意忽略宝宝晚出生的危害,万一出了差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