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是产妇调养身体、恢复元气的关键时期,诸多事项需要格外留意,以下这些事在月子期间千万不能做。
一、忌受寒受凉
产妇分娩后,身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元气大伤,抵抗力较弱,此时受寒极易引发各类疾病。首先,要避免吹风,无论是自然风还是空调风、风扇风,都不能直吹身体。坐月子期间如果需要使用空调调节室温,温度应设置在 26 - 28℃,且风向不能对着产妇和宝宝,最好使用空调挡风板进行风向调整。其次,不能过早接触冷水,洗手、洗脸、刷牙都要用温水,更不能用冷水洗衣服、洗菜等,否则容易导致关节疼痛,落下 “月子病”,如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日后遇冷会加剧不适。再者,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情况穿戴足够的衣物,戴上帽子、围巾,防止头部、颈部受风,尤其是在冬季,寒风凛冽,更要全方位防护。
二、莫过度劳累
月子里身体需要时间修复,过度劳累会影响恢复进程。产后初期,应尽量多卧床休息,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避免子宫脱垂。像是频繁弯腰给宝宝换尿布、整理衣物床铺等动作要尽量减少,如果需要,可以将宝宝的护理用品放置在床边触手可及的位置,减少弯腰次数。另外,也不宜过早参与家务劳动,如拖地、扫地、擦窗户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对于月子中的产妇来说,会消耗大量体力,导致身体疲惫不堪,延缓恶露排出,甚至引发产后出血。同时,长时间抱宝宝也是大忌,新生儿骨骼柔软,需要经常抱抱安抚,但产妇应控制时间,避免手臂、腰部肌肉劳损,因为频繁抱娃受力,腰部肌肉紧张,日后可能经常腰酸背痛。
三、禁饮食无度
月子餐既要营养丰富助力身体恢复,又不能毫无节制。一方面,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像生鱼片、冰淇淋、凉拌菜等,这类食物性寒,会损伤脾胃,影响恶露排出,还可能导致宝宝吃奶后腹泻。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水果也需加热后再食用,可将苹果、梨等切成小块,用温水泡热或隔水蒸熟。另一方面,辛辣油腻食物也要忌口,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刺激性强、不易消化,容易造成便秘,让产妇在产后本就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使宝宝上火,眼屎增多、皮肤起疹。此外,产后不宜立即大补,尤其是剖宫产的产妇,产后肠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早进食大量油腻的猪蹄汤、鸡汤等,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应循序渐进,先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逐步增加营养摄入。
四、勿情绪过激
月子期间,产妇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加上身体不适、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等因素,情绪容易波动。但要切记,不能长时间陷入焦虑、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中。情绪过激会影响乳汁分泌,导致乳汁减少甚至回奶,宝宝口粮得不到保障。而且,不良情绪还会影响身体恢复,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引发产后抑郁症,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对宝宝缺乏关心等症状,不仅危害自身健康,也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环境营造。家人在此时要给予产妇充分的关心、陪伴与理解,产妇自身也要学会调节情绪,如通过听舒缓音乐、看轻松的书籍、与亲友倾诉等方式,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五、慎忽视卫生
传统观念认为月子里不能洗澡、洗头,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月子期间,产妇出汗多,如果不注意清洁,皮肤表面滋生细菌,容易引发感染,如乳腺炎、皮肤炎症等。不过,洗澡、洗头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洗头应选择温暖的午后,关闭门窗,水温保持在 38 - 40℃,用温和的产妇专用洗发水快速清洗,洗完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再用吹风机热风档吹干,全程避免受寒。洗澡以淋浴为宜,不能盆浴,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同样要注意水温、室温,洗完迅速擦干身体,换上干净衣物。另外,恶露期间,要勤换卫生巾与护理垫,每次更换时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外阴,保持私处清洁,预防产褥感染。
月子期间,产妇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自身健康和宝宝成长,了解并避开这些禁忌之事,才能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